別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bié (ㄅㄧㄝˊ)
部首
刂部(左右结构 )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5225
郑码
JYKD
四角号码
62200
笔画数
7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KQJH
仓颉
RSLN
笔顺编号
2515322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𠔁 𠛰 𠮠

意思解释

biéㄅㄧㄝˊ

基本解释

分離。~離。~情。~緒(離別時離別後的情感)。分~。告~。久~重逢。分門~類。

差別。霄壤之~。

分類。類~。性~。職~。級~。派~。

另外的。~人。~號。~字。~墅。~論。~開生面。

卡住,插住,繃住。~針。~花。

不要,不準。~動。

详细解释

1.會意。从冎( guǎ ),从刀。「冎」,《說文》:「剔人肉置其骨也。」「別」的小篆形體,是一個表示用刀剔骨頭的會意字。本義:分解。

2.同本義。

,分解也。 《說文》桀之力,觡伸鉤。 《淮南子 · 主術訓》

別割(分割);別產(分割家產;分家);別國(從一國分化而成的國家;現常指別的國家)

cut apart; divide up;

3.分離;分開;分出。

岷山導 江,東爲 沱。 《書 · 禹貢》久之,頗曉其蓍布卦意。 《漢書 · 張禹傳》券者幾何家? 《管子 · 問》。注:「別券,謂分契也。」其官屬常惠等,各置他所。 《漢書 · 李廣蘇建傳》

別疏(分離疏遠);別宥(除去矇蔽。指排除主觀成見);別腳(破綻)

divide; separate; leave; part;

4.區分;辨別。

知國之安危臧否,若白黑。 《荀子 · 君道》我又欲與若之。 《列子 · 楊朱》如絲體變爲縷體,縷體即是絲體,有何焉。 南朝樑 · 範縝《神滅論》

鑑別(辨別);分門別類;別白(分別明白。明辨);別族(區別氏族)

distinguish;

5.離別;告別。

餘既不難夫難兮。 屈原《離騷》天明登前途,獨與老翁 唐 · 杜甫《石壕吏》自君我後。 《玉臺新詠 ·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》生人作死別,恨恨那可論。府吏聞此事,心知長別離。(「別」的時間長;「離」的時間短。)君去兮何時還? 李白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

告別(離別;告辭);話別(別離前在一塊兒談話);別情(離別之情);別緒(離別時的情感)

leave;

6.送別。

何處可爲,長安青綺門。 唐 · 李白《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》

別筵(送別的宴會);別敬(舊時送別時贈錢名目之一)

see sb off;

7.用別針等把一樣東西附着或固定在紙、布等上 。

把玫瑰花別在衣服上;把表格別在一起

pin;

8.扭、轉過去。

老都管了臉對衆軍道… 《水滸傳》

別轉(扭過去;掉轉);別折(折斷;拗折)

turn;

形容词

1.另外的,不同的。

詩有趣,非關理也。 嚴羽《滄浪詩話》再眺山下,則日光晶晶,一區宇也。 《徐霞客遊記》

別駕(官名。指州刺吏的佐史。因隨刺史出巡時另乘傳車,故稱)

another; other;

2.特殊的。

映日荷花樣紅。 宋 · 楊萬里《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》

別緻(新奇,特別,不同尋常);別材(特殊的才能);別真(格外純真);別趣(趨向各異)

special;

3.其他 。

別兵(官名。別兵曹,掌胡騎、越騎等別種族的兵);別請(佛教用語。即在衆多的比丘中,特請一位比丘來供養)

else;

副词

1.另外(古代沒有「另」字,現代「另、另外」的意義在古書中常用「別」字來表示)。

圖之。 《資治通鑑》若欲見子敬,可過之。 《資治通鑑》有旨。 《後漢書 · 班超樑慬傳》是無難,具本章。 清 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
又當別論;別有心腸(別有心肝。別有肺腸。另有打算或企圖);別置(另行安排);別婚(另娶)

besides; in addition;

2.各;各自。

成樹之後,樹下子一石。 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死生處,終始異居。 班固《白虎通》

別裁(分別裁定,決定取捨);別自(各自);別食(分別進食)

by oneself; on one's own; separately;

3.表示勸阻或禁止 。

別太悲傷;別自做主張

advise sb. not to;

4.表示揣測 。

他今天不來上班,別是生病了

conjure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