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ㄨˊ)
部首
口部(上下结构 )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5433
郑码
JZGD
四角号码
26804
笔画数
7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KNDU
仓颉
RVNK
笔顺编号
2515134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𠯵 𡗾 𡗿

意思解释

ㄨˊ

基本解释

同“吴”。按。此为“吴”的旧字形。

详细解释

(會意。從口,從矢。矢( zè ),象頭的動作。合起來表示晃着頭大聲說話。本義:大聲說話,喧譁) 同本義 不吳不敖,胡考之休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絲衣》。傳:「吳,譁也。」。

peal;

形容词

〈方〉∶大 。

吳魁(大而平的盾);吳榜(大棹,划船工具。亦指船)

big;

名词

吳國 。公元222—280年孫權所建的國家。

吳越(古代的兩個敵對國家。借指仇人);吳歈(吳地的歌聲);吳牛見月(吳地的牛怕熱,看見月亮以爲是太陽,喘息起來);吳越氣脈(比喻較高的水平和標準);吳頭楚尾(指吳楚之間的地區)

Wu state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