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āi (ㄞ)
部首
口部(上下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54C0
郑码
SJRH
四角号码
00732
笔画数
9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YEU
仓颉
YRHV
笔顺编号
412513534

笔顺规范

近义词: 悲(更多... 反义词: 乐(更多...
异体字
𢜺

意思解释

āi

基本解释

悲痛。悲~。~求。~叹。~鸣。~思。~鸿遍野(“哀鸿”,哀鸣的大雁;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,流离失所的灾民)。~艳(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)。

悼念。~悼。默~。

旧时称死去母亲。~子(a。母丧而父存;b。古称居父母丧的人)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形声。从口,衣声。本义:悲痛;悲伤。

2.同本义。

,闵也。 《说文》,痛也。 《广雅》以凶礼邦国之忧。 《周礼 · 大宗伯》。注:“救患分灾。”舍正路而不由哉。 《孟子》。注:“伤也。”呜呼哉。 《柳敏碑》有妇人哭于墓间而 《礼记 · 檀弓》僵卧孤村不自 宋 · 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子言未发而乐具乎其前(悲、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)。 清 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。

哀咜(悲哀叹息);哀诏(皇上驾崩后,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);哀哉(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);哀毁骨立(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,以致瘦得皮包骨了)

grieved; sorrowful;

3.形容声音凄清尖锐。

杜鹃啼血猿鸣。 唐 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。

哀弦(悲凉的弦乐声);哀笳(悲凉的胡笳声);哀鸿(哀鸣的大雁。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)

desolate;

动词

1.同情,怜悯。

君将而生之乎。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天子作诗三章以民。 《穆天子传》 。

哀恕(同情宽恕)

pity; sympathize with;

2.慰问;哀悼。

秦不吾之丧而伐吾同姓。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。

哀文(哀辞)

express sympathy and solicitude for; mourn or grieve for the deceased;

3.哀求。

爱公者皆为公惧,劝罄橐以之。 《聊斋志异 · 妖术》。

哀请(哀告,哀求;苦苦请求);哀祈(哀求)

supplicate; beg;

4.通“爱”。爱护。

国虽弱,令必敬以 《管子 · 侈靡》其所生。 《淮南子 · 说山》见与之友,几于不亲;见之交,几于不结。 《管子 · 形势》人主胡可以不务 《吕氏春秋 · 报更》

care for; cherish;

5.哀叹。

秦人不暇自,而后人之;后人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复后人也。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bemoan; bewail;

名词

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