壟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lǒng (ㄌㄨㄥˇ)
部首
土部(上下结构 )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58DF
郑码
SIB
四角号码
01104
笔画数
19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UEGF
仓颉
YPG
笔顺编号
4143125111515111121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
意思解释

lǒngㄌㄨㄥˇ

基本解释

田地分界高起的埂子。田~。~溝。

農作物的行( háng ),或行與行間的空地。寬~密植。

像壟的東西。瓦~。

墳冢。「由是觀之,生王之頭,曾不若死士之~也」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聲。从土,龍聲。本義:墳。

2.同本義。

生王之頭,曾不若死士之也。 《戰國策 · 齊策》

壟墓(墳墓)

mound;

3.土埂。

ridge;

4.田埂。

輟耕之上。 《史記 · 陳涉世家》

壟次(田間);壟畝之臣(辭官歸耕田野的臣子);壟畝(阡陌田野)

5.成行種植農作物的土埂。

6.像壟的東西。

瓦壟;壟竈(土竈,就地砌起的竈)

7.高丘,高地。

封比干之丘 《楚辭 · 東方朔 · 七諫沉江》。注:「小曰丘,大曰壟。壟,一作隴。」

壟崗沙(沙漠中廣泛分佈的一種沙丘,也稱沙壟或縱向沙丘)

high hill;

越南字释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