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jīn (ㄐㄧㄣ)
部首
巾部(独体字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5DFE
郑码
LI
四角号码
40227
笔画数
3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MHK
仓颉
LB
笔顺编号
252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𫋵

意思解释

jīnㄐㄧㄣ

基本解释

擦东西或包裹、覆盖东西的用品,多用纺织品制成。手~。围~。领~。枕~。餐~。~帼(“帼”是古代妇女的头巾,指妇女,如“~~英雄”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布巾下垂之形。本义:佩巾,拭布,相当于现在的手巾。

2.同本义。

,佩也。 《说文》一。 《仪礼 · 士冠礼》盥卒授 《礼记 · 内则》环幅不凿。 《仪礼 · 士丧礼》静其幂。 《仪礼 · 特牲馈食礼》儿女共沾 《战国策 · 魏策》归来泪满 宋 · 张俞《蚕妇》短情长。 清 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
花巾;小丝巾;巾栉(梳洗用品,即手巾和梳子;梳洗打扮);巾帚(拭巾和扫帚);巾帨(毛巾)

towel;

3.缠束或覆盖用的织物。

袖无光。 唐 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簌簌衣落枣花。 宋 · 苏轼《浣溪沙》待于阼阶下。 《仪礼》

领巾;围巾;巾带(古代有功之人的冠服,亦代指功名);巾车(有帷幕装饰的车子);巾衣(古代士大夫的装束,服之以示敬礼);又指古代送葬时引柩所用的布

a piece of cloth;

4.头巾。

愆礼,所以饰首。 《风俗通》,本以拭物,后人著之于头。 《玉篇》羽扇纶 苏轼《赤壁怀古》首戴方山 李白《嘲鲁儒》藜杖北城头,卷地西风满眼愁。 陆游《秋晚登城北门》

巾帻(头巾);巾冠(巾和冠);巾絮(头巾);巾囊(包裹,布袋);巾帽(头巾和帽子);巾卷(古代士族所用的头巾和书卷。引申为士族的代称)

turban;

5.巾箱。

卷充街。 《文选 · 皇太子释奠会诗》

巾笈(存放巾帛、书卷的小箱子);巾笥(有巾帛覆盖的箱子);巾衍(放置头巾、书卷等物的小箱子);巾笥(即巾箱);巾箧(巾箱)

turban box;

动词

包裹;覆盖。

,犹衣也。珠丛云:以衣被车谓之 《周礼 · 巾车》注以文绣。(用绣盖着。) 《庄子》

巾幂(用来覆盖礼器的布帛。引申为“覆盖”)

wrap; cover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