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ㄋㄨˋ)
部首
心部(上下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6012
郑码
ZMXW
四角号码
47334
笔画数
9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VCNU
仓颉
VEP
笔顺编号
531544544

笔顺规范

近义词: 暂无 反义词: 喜(更多...
异体字
𡚿 𢘂

意思解释

ㄋㄨˋ

基本解释

生气,气愤。~色。~视。~叱。~骂。恼~。息~。

气势盛。~涛。~火。心花~放。

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云南省。~族。

谴责:“若不可教而后~之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心,奴声。本义:发怒,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。

2.同本义。

,恚也。 《说文》怨而不 《国语 · 周语》薄言往愬,逢彼之 《诗 · 邶风 · 柏舟》驴不胜 唐 · 柳宗元《三戒》吏呼一何 唐 · 杜甫《石壕吏》 晋 · 干宝《搜神记》瞋目大怒。

怒烘烘(怒哄哄,怒叿叿,怒吽吽。怒气冲冲的样子);怒恶(嘖怒,发恨);怒心(愤怒之心);怒忿(气愤);怒恚(愤怒);怒猊(愤怒的狮子);怒恼(恼怒);怒愤(愤怒);怒噪(愤怒喧哗)

anger; fury; rage;

3.谴责。

若不可教,而后之。 《礼记 · 内则》

怒怨(责备);怒言(谴责之言);怒谴(责怪)

blame;

4.奋起;奋发。

[鹏]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 《庄子 · 逍遥游》

怒行(奋斗疾行);怒马(奋马);怒臂(奋臂)

do all one can;

5.激怒。

自勇其断,则毋以其敌之。 《史记》夫唯义可以士,士以义可与百战。 宋 · 苏洵《权书上》

irritate;

6.超过。

刑罚不罪,爵赏不踰德。 《荀子 · 君子》

surpass;

形容词

1.气势很盛、不可遏止。

秋高风号。 唐 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涛排壑。 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》序

in profusion; burst;

2.声响巨大 。

怒号;怒涛

roaring;

名词

1.通“孥”。妻子儿女。

黄帝、 尧、 舜诛而不 《商君书 · 更法》

wife and children;

2.通“帑”。彗星尾。

蚩尤之旗,类彗而后曲,…其,青黑色。 《汉书 · 天文志》

tail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