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ㄆㄨˇ)
部首
日部(上下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666E
郑码
UAKK
四角号码
80601
笔画数
12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UOGJ 86 、 UOJF 98
仓颉
TCA
笔顺编号
431224312511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
意思解释

ㄆㄨˇ

基本解释

全,广,遍。~遍。~通。~查。~照。~天同庆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会意兼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日,从并。“并”亦可以看作声。“普”是二人并排站着。本义:日无光。

2.同本义。

,日无色也。 《说文》。徐锴注:“日无光,则近远皆同。”

dusky;

3.遍,普遍;全面。

天之下。 《孟子 · 万章下》广矣矣。 《文选 · 宋评论 · 高唐赋》天丽且弥,地而深。 《汉书 · 扬雄传下》施明法。 《史记 · 秦始皇本纪》天一统,于是定矣。 《三国志 · 吴主传》

普席(全席);普及本(即普及版);普天(遍天下);普加(普遍赐与;普遍施与);普存(普遍富足);普讯(遍及;普遍);普施(普遍施与);普恩(普施的恩泽)

general; universal; widespread;

4.广大。

圣人之德,若天之高,若地之 《墨子》

universal;

名词

1.对历史上普鲁士王国的简称 。

普法战争。

Prussia;

2.吐蕃俗称丈夫(成年男子)为普。

husband;

3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