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zhǐ (ㄓˇ)
部首
木部(左右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67B3
郑码
FJO
四角号码
46980
笔画数
9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SKWY
仓颉
DRC
笔顺编号
123425134

笔顺规范

意思解释

zhǐㄓˇ

基本解释
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小枝多刺,果实黄绿色,味酸不可食,可入药(亦称“枸橘”)~实(中药称“枳”、“构橼”等的近成熟的果实)。~壳(中药称“枳”、“枸橼”等的成熟的果实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枸橘,又称“臭橘”。

木似橘。从木,只声。 《说文》殷以椇。 《礼记 · 明堂位》。注:“椇之言枳椇也。谓曲桡之也。”楗六而为篱兮。 《后汉书 · 冯衍传》。注:“枳,芬木也。”橘逾淮而北为 《周礼 · 考工记 · 序宫》

trifoliate orange;

2.一种耐寒的中国落叶橘树,有三小叶的叶片,果实小有芳香,很酸。广泛栽种作为观赏叶或作为绿篱,尤其作为砧木以芽接各种食用的柑桔。

3.古县名 。战国时楚有枳邑,汉置枳县,属巴郡。故地在今四川省涪陵县。

Zhi county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