欒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luán (ㄌㄨㄢˊ)
部首
木部(上下结构 )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6B12
郑码
ZSF
四角号码
22904
笔画数
23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XYXS 86 、 YXXS 98
仓颉
VFD
笔顺编号
41112515544445544441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𣡵

意思解释

luánㄌㄨㄢˊ

基本解释

木名。也叫欒華、燈籠樹。《説文•木部》:“欒,木,似欄。《禮》:‘天子樹松、諸侯柏、大夫欒、士楊。’”

古鐘口的兩角。《周禮•考工記•鳧氏》:“鳧氏為鍾,兩欒謂之銑。”

栱,建築物立柱和橫樑之間成弓形的承重結構。《廣雅•釋宫》:“曲枅謂之欒。”

同“鑾”。古時皇帝車駕所用的鈴。也指皇帝的車駕。《字彙補•木部》:“欒,與鑾同。”

通“孿”。雙生子。《韓非子•外儲説右上》:“薛公知之,故與二鑾博。”

古邑名。春秋屬晉。故址在今河北省趙縣西北。《左傳•哀公四年》:“國夏伐晋,取邢、任、欒。”

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三》:“欒氏,姬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木名。也叫“欒華”、“燈籠樹” 。無患子科。落葉喬木,羽狀複葉,小葉卵形,花淡黃色,圓錐花序,結蒴果,長橢圓形。種子圓形黑色,葉子含鞣質,可制栲膠。花可提黃色染料,又可入藥。

goldenrain tree;

2.拱,建築物立柱和橫樑之間成弓形的承重結構。

結重以相承。 張衡《西京賦》。注:“柱上曲木,兩頭受櫨者。”

欒拱(屋架中承受梁木的曲木);欒櫨(屋中柱頂承樑之木,曲者爲欒,直者爲櫨)

arch;

3.通“孿”。雙生子。

薛公知之,故與二博。 《韓非子 · 外儲說右上》

twin;

4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