眚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shěng (ㄕㄥˇ)
部首
目部(上下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771A
郑码
MCL
四角号码
25601
笔画数
10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TGHF
仓颉
HMBU
笔顺编号
3112125111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
意思解释

shěngㄕㄥˇ

基本解释

眼睛生翳。目~昏花。

过错:“不以一~掩大德。”

灾难,疾苦。灾~。

同“省”,减省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形声。从目,生声。本义:眼睛生翳( yì )长膜。

2.同本义。

,目病生翳也。 《说文》昏花烛穗垂。 范成大《晚步宣华旧苑》

眚目(眼病之一。眼睛生白翳)

cataract;

3.通“省”。削减。

以荒政十有二,聚万民,……七曰礼。 《周礼 · 地官 · 大司徒》

decrease;

名词

1.过失。

,过也。 《广韵》孤之过也,大夫何罪?且吾不以一掩大德。 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

眚灾(亦作“眚烖”。因过失而造成灾害)

unfortunate mistakes;

2.日食。

非日月之 《左传 · 庄公二十五年》。注:“月侵日为眚。”按,犹目之有翳也。”

eclipse;

3.灾异。

虞我国,窥我利器。 潘岳《关中》

catastrophe; calamity;

4.疾苦;病。

勤恤民隐,而除其 张衡《东京赋》

hardship; pain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