篱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ㄌㄧˊ)
繁体
部首
⺮部(上下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7BF1
郑码
MSLZ
四角号码
88227
笔画数
16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TYBC 86 、 TYRC 98
仓颉
HYUB
笔顺编号
3143144134522554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
意思解释

ㄌㄧˊ

基本解释

用竹、苇、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。~笆(“笆”读轻声)。樊~。~落。~墙。~栅。~障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竹,离声。本义:篱笆。

2.同本义。用竹、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,以保护场地。也说“笆篱”。

采菊东下,悠然见南山。 晋 · 陶潜《饮酒》庭中始为 明 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樊篱(篱笆);篱子(即篱笆);篱花(篱菊。篱下的菊花);篱门(竹篱的门);篱陌(篱边和田头);篱垣(用竹篱做成的墙垣);篱根(竹篱近地处)

fence;

3.笊( zhào )篱 ,用竹蔑、柳条、铁丝编成的杓形用具,能漏水,用来在汤里捞东西。

a bamboo, wicker or wire strainer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