篳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ㄅㄧˋ)
部首
⺮部(上下结构 )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7BF3
郑码
MKEB
四角号码
88504
笔画数
16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TJAF 86 、 TJAG 98
仓颉
HWTJ
笔顺编号
3143142511122112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𠢽 𥴂

意思解释

ㄅㄧˋ

基本解释

用荊條、竹子等編成的籬笆或其他遮攔物。~門。蓬門~戶。~門閨竇(窮人的住處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聲。从竹,畢聲。本義:用竹子編成的籬笆。

2.同本義。

,藩落也。 《說文》,籬也。 《廣雅》門圭竇之人。 《左傳 · 襄公十年》。注:「柴門也。」

篳門(荊竹編成的門。又稱柴門。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);篳路(柴車。多以荊竹編織,簡陋無飾)

bamboo fence;

3.泛指用竹子、荊條等織成的器物。

路藍縷,以啓山林。 《左傳》

wicker-work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