肄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ㄧˋ)
部首
聿部(左右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8084
郑码
RRXB
四角号码
25807
笔画数
13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XTDH 86 、 XTDG 98
仓颉
PKLQ
笔顺编号
3531134511112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𢄥 𢑩 𥏚 𦘗 𦘞 𨽹 𨽽

意思解释

1ㄧˋ

基本解释

学习;练习。如:肄习;肄业。《説文•聿部》:“𢄥,習也。肄,篆文𢄥。”

检查;査验。《漢書•酷吏傳•義縱》:“歲餘,關吏税肄郡國出入關者,號曰:‘寧見乳虎,無直甯成之怒。’”

蘖;嫩条。《廣韻•至韻》:“肄,嫩條也。”

余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晋國不恤周宗之闕,而夏肄是屏。”

劳苦。《玉篇•帇部》:“肄,勞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学习;练习。

兵官皆孙吴兵法。 《后汉书》

肄业上庠(在京都学堂读书)

study;

2.检阅,检查 。

疑仪(古代王者因事举行祭祀,例须预习威仪,谓之“肄仪”)

review; check;

2ㄙˋ

基本解释

同“𨽸(肆)”。《集韻•至韻》:“𨽸,《説文》:‘極陳也。’一曰遂也,故也。又姓。或作肆、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