菉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ㄌㄨˋ)
部首
艹部(上下结构 )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83C9
郑码
EXKV
四角号码
44909
笔画数
11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AVIU
仓颉
TVNE TNME
笔顺编号
12251124134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𦾯

意思解释

ㄌㄨˋ

基本解释

荩草。

古通“绿”,绿色。

古通“录”,收录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草名。即荩草 。一名“王刍”。

,王刍也。从草,录声。 《说文》蘋齐叶兮。 《楚辞 · 招魂》似竹,高五六尺,淇水侧人谓之竹。 《诗 · 淇澳草木》疏

hispid arthra-xon;

2.一年生细柔草本。叶片卵状披针形,近似竹叶。生草坡或阴湿地。作牧草。茎叶药用,汁液可作黄色染料。

菉竹(荩草的别名);梅菉(地名,在广东)

古壮字释义

读音dug。 量词:苗, 棵,丛, 根。[双~ 苝]两棵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