锧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zhì (ㄓˋ)
繁体
部首
钅部(左右结构 )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9527
郑码
PPEL
四角号码
82782
笔画数
13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QRFM
仓颉
OPHJO
笔顺编号
3111533122534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
意思解释

zhìㄓˋ

基本解释

古代腰斩用的垫座。砧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铁砧。

,铁砧。 《玉篇》

anvil;

2.古代腰斩用的垫座。

宜先伏于砧 欧阳修《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》

(ancient)executioner' s block;

3.斧。多指古腰斩刑具,两斤相合,如后之铡刀。

负覉絷,执鈇 《公羊传》

锧鈇(锧斧。古代斩人的刑具);锧笮(斧与凿。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)

axe;

4.星名。“铁锧”的省称。

一曰鈇,主诛斩…欲其忽忽不明,明则兵起,大臣诛。 《晋书 · 天文志上》

star' s name;

动词

斩,杀 至路折处,反其目而锧之。——清· 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

behead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