闾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ㄌㄩˊ)
繁体
部首
门部(半包围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95FE
郑码
TLJJ
四角号码
37606
笔画数
9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UKKD
仓颉
LSRR
笔顺编号
425251251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
意思解释

ㄌㄩˊ

基本解释

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。

原指里巷的大门,后指人聚居处。倚~而望。~里。~巷。~左(秦代居于里门之左的贫苦百姓)。

汇聚。尾~(水~汇聚之处,泄水的处所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门,吕声。本义:里巷的大门。

2.同本义。

,里门也。 《说文》二大夫出,相与踦而语。 《公羊传》便旋阎。 张衡《西京赋》无关。 《吕氏春秋 · 仲夏》左戍渔阳九百人。 《汉书 · 陈胜传》

倚闾而望;闾阋(指内部斗争);闾墓(里巷和墓道的大门);闾闬(里巷的门)

gate of an alley;

3.里巷。

,里也。 《广雅 · 释宫》魏文侯过段干木之而轼之。 《吕氏春秋 · 期贤》违郢都之旧兮。 《楚辞 · 刘向 · 九叹 · 思古》

闾吏(里巷小吏);闾陌(里巷);闾社(闾里乡社);闾肆(街市)

lane;

4.泛指门户;人家 。

闾井(房屋、水井等);闾舍(房舍);闾居(屋门所在)

door; house;

5.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。

令五家为比,使之相保,五比为,使之相爱。 《周礼 · 大司徒》

a community of 25 families in ancient China;

6.泛指乡里 。

陋闾;闾部(泛指地方);闾落(村庄);闾亭(乡里);闾户(村户);闾伍(乡里,民间)

native village;

7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