陟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zhì (ㄓˋ)
部首
阝部(左右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965F
郑码
YIKO
四角号码
71221
笔画数
9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BHIT 86 、 BHHT 98
仓颉
NLYLH
笔顺编号
522121233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𠉡

意思解释

zhìㄓˋ

基本解释

登高。~山。

晋升,进用。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从阜,从步。左边是山坡,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,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。本义:由低处向高处走;升;登高。

2.同本义,与“降”相对。

,登也。 《说文》,陞也。 《尔雅》降庭止。 《诗 · 周颂 · 闵予小子》帝位。 《虞书》省幽明以黜 张衡《东京赋》彼崔嵬。 《诗 · 周南 · 卷耳》降大艰。 柳宗元《井铭并序》

陟屺(登屺山。比喻思念母亲。屺,无草木的山);陟岵(登岵山。比喻思念父亲。岵,草木繁茂的山)

climb up; ascend;

3.登程,上路。

若升高,必自下;若遐,必自迩。 《书 · 太甲下》

陟遐(远行);陟卓(远行);陟涉(跋涉)

set out;

4.晋升。

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(臧,善。否,恶。臧否,奖善惩恶。臧、否,这里都是动词。)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陟罚(提拔与惩罚);陟黜(进用与贬黜);陟劝(提升与奖励);陟明(进用贤明)

promote to a higher office;

5.升遐,升天。

惟新王,毕协赏罚。 《书 · 康王之诰》

陟配(天子升天后,于祭天时配享)

(of emperor)die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