雩字详解

基础属性

拼音
(ㄩˊ)
部首
雨部(上下结构 )
五行

文字编码

统一码
U+96E9
郑码
FVBZ
四角号码
10027
笔画数
11画

输入编码

五笔
FFNB
仓颉
MBMMS
笔顺编号
14524444115

笔顺规范

异体字
𦏻 𩁹

意思解释

ㄩˊ

基本解释

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。~祭。~禳(出雨消灾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(形声。从雨,亏(于)声。本义: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) 同本义。

,夏祭乐于赤帝,以祈甘雨也。 《说文》则帅巫而舞 《周礼 · 司巫》者何,旱祭也。 《公羊传 · 桓公五年》。注:“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,故谓之雩。”而雨,何也?曰,无何也,犹不而雨也。 《荀子 · 天论》

雩宗(设祭坛祭水旱);雩祭(求雨祭祀);雩敛(向人民征收祈雨祭礼所需的费用);雩坛(求雨的祭坛)

offer sacrifices and pray for rain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