黥字详解
文字编码
- 统一码
- U+9EE5
- 郑码
- LKJK
- 四角号码
- 60396
- 笔画数
- 20画
输入编码
- 五笔
- LFOI
- 仓颉
- WFYRF
- 笔顺编号
- 25431211444441251234
笔顺规范
异体字
䵞
剠
𪐛
意思解释
黥
qíngㄑㄧㄥˊ基本解释
①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,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。~首。
②在人体上刺文字或图案并涂上颜色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会意。从黑,京声。刻其面以墨窒之。字亦作“剠”。本义:古代一种肉刑,墨刑的异称。
2.刺字。
黥,墨刑在面也。 放黥者马竿人面也。
黥首刖足(刻额染墨,截断双脚);黥布(英布,汉高祖的大将、功臣。因犯罪被黥面);黥首(汉代刑法之一。其法在罪人额上刻字染墨);黥面(在脸上刺字涂墨);黥徒(受黥刑的犯人。引申泛指囚徒,罪犯)
tattoo; punishment of branding a criminal;
3.镌刻。
声明走百灵,结构黥幽谷。
carve;
名词
◎受过黥刑的人 自唐失其政,天下乘时,黥髡盗贼。——《新五代史》
tattooed person;